全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到2031年收入规模大概率会逼近91.99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机构数据,2024年全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收入规模已达68.33亿元。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制造工艺革新等多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预估在2025 2031年期间,该市场将以4.1%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上扬,到2031年,收入规模大概率会逼近91.99亿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融合了两种金属的优势特性,具备出色的耐腐蚀性、高强度以及良好的性价比,在石油天然气、化工、水处理、建筑等诸多行业中广泛应用,其市场走向与下游行业的政策导向、技术革新步伐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紧密相连,并且深受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一、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一)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强劲需求
全球工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这对基础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在保证输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高度契合工业提质增效的需求。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与输送领域,为应对严苛的地质条件和复杂的介质腐蚀,大量使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来制造油气管线、集输管道以及炼化装置中的各类管道。某大型海上油田项目,采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铺设海底输油管道,相较于传统单一材质管道,耐腐蚀性能提升了5倍,维修频次降低了70%,大幅提高了油田的开采效率与运营稳定性。2024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采购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40%,对应收入27.33亿元,成为市场增长的关键支柱 。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大力推进
世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城市供水、排水管网改造,跨区域输水工程,以及大型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等项目,都对管道的耐腐蚀性、耐压性和使用寿命有着严格要求。双金属冶金复合管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理想选择。在某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中,使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替换原有的铸铁管,不仅解决了管道腐蚀漏水问题,而且由于其内壁光滑,水流阻力减小,供水效率提高了20%。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众多发展中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拉动了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需求。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需求占比25%,收入17.08亿元,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
(三)能源结构转型的积极推动
1. 新能源产业崛起: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电、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风电塔筒基础桩、光伏支架、氢气输送管道等部件制造,对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经济性有较高要求,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以氢气输送为例,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可有效抵御氢气的渗透与腐蚀,保障输送安全,随着氢能源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
2. 传统能源清洁化改造:煤炭、火电等传统能源行业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在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建设中,大量应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这些管道需要承受高温、高湿以及强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凭借良好的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确保了环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
(四)制造工艺革新的有力支撑
1. 复合技术优化:先进的冶金复合工艺不断涌现,如爆炸复合、堆焊复合、离心铸造复合等技术日益成熟,使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结合强度、界面质量和产品精度大幅提升。通过优化复合工艺参数,能够生产出不同材质组合、不同规格尺寸的高品质复合管,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2. 智能制造赋能: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自动化操作。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到产品的成型、检测,全程可进行实时监控与数据追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增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智能化生产还能够快速响应市场订单,实现定制化生产,进一步拓展了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市场应用范围 。
二、细分市场与区域市场的发展动态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领域分布
按材质组合分类:
碳钢 不锈钢复合管:综合了碳钢的高强度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化工管道、食品饮料输送等领域,每吨价格在6000 10000元之间,2024年市场占比55%,收入37.58亿元。预计到2031年,占比将略微下降至53%,收入48.75亿元,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碳钢 铜合金复合管: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耐腐蚀性和抗菌性能,常用于热交换器、海水淡化设备、船舶管道等领域,每吨价格8000 12000元,2024年占比25%,收入17.08亿元。随着相关行业对高效热交换设备需求的增加,2031年占比有望提升至27%,收入24.84亿元 。
其他材质复合管(如合金钢 镍基合金复合管等):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深海探测等高端领域,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极高,产品价格昂贵,每吨价格在15000元以上,2024年占比20%,收入13.67亿元。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2031年占比预计保持在20%,收入18.40亿元 。
应用领域分布:
石油天然气行业:2024年占比40%(27.33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38%(35.06亿元),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输送及炼化环节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需求持续存在 。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包括建筑给排水、城市管网等):2024年占比25%(17.08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23%(21.16亿元),城市化进程推动需求稳步增长 。
能源行业(包含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清洁化改造):2024年占比20%(13.67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22%(20.24亿元),能源结构转型带动需求快速上升 。
其他领域(如化工、食品饮料、船舶制造等):2024年占比15%(10.25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17%(15.57亿元),各行业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促使需求逐步增加 。
(二)区域市场增长态势
亚太市场:2024年占比65%(44.41亿元),中国是核心市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国,拥有庞大的石油化工、建筑、能源等产业,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需求旺盛。本土企业如久立特材、武进不锈等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部分企业产品已远销海外。预计2031年亚太市场规模将达60.19亿元,占比65%,CAGR为4.3% 。
北美市场:2024年占比15%(10.25亿元),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北美地区工业发达,对高端管道产品需求稳定,美国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具有优势,市场集中度较高。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3.80亿元,占比15%,CAGR为3.8% 。
欧洲市场:2024年占比15%(10.25亿元),德国、法国等国家是重点。欧洲制造业注重品质与创新,在化工、能源、建筑等领域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性能要求严苛,欧洲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技术领先。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为13.80亿元,占比15%,CAGR为3.5% 。
其他地区:2024年占比5%(3.42亿元),中东、南美等地区为新兴市场。中东地区因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对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需求逐步释放;南美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材料需求的增长。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为4.20亿元,占比5%,CAGR为5.0% 。
三、行业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解析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市场呈现出“寡头引领、区域竞争”的格局:
国际龙头企业主导高端市场:如日本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德国蒂森克虏伯等国际知名企业,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和全球化的销售网络,在高端产品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全球高端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60%,产品价格相较于普通产品溢价30% 50% 。
区域优势企业参与中低端竞争: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本土企业,依托成本优势(生产成本较国际龙头企业低20% 30%)和本地化服务,在中低端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例如中国的一些企业在亚太地区中低端市场份额超过80%,并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 。
(二)重点企业发展动态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在全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4年市场占有率达18%。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高端工业领域,某款应用于深海石油开采的复合管,在极端高压、高腐蚀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在该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45%,2024年收入12.30亿元。2024年公司推出新型高性能复合管产品,采用创新的合金配方和复合工艺,产品综合性能提升20%以上,获得多个国际大型能源项目订单 。
德国蒂森克虏伯:欧洲知名的钢铁与金属加工企业,2024年市场占有率15%。核心产品在化工、能源、建筑等领域应用广泛,其生产的化工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耐腐蚀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欧洲化工行业市场占有率超过50%,2024年收入10.25亿元。2024年公司与欧洲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材料技术研究,进一步巩固在高端产品领域的技术优势 。
久立特材(中国):中国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行业的领军企业,202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12%。产品覆盖全系列,在国内石油化工、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中低端产品性价比突出,2024年收入8.20亿元。2024年公司建成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同时加大高端产品研发投入,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美国威曼高登(Wyman Gordon):北美地区重要的管道产品制造商,2024年市场占有率10%。专注于高端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生产,产品在北美能源、航空航天等市场应用广泛,某款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复合管,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超过35%,2024年收入6.83亿元。2024年公司通过收购一家材料研发公司,增强了自身的研发实力,拓展了产品应用领域 。
(一)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材料性能提升:研发新型合金体系和复合结构,进一步提高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强度、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抗疲劳性能。预计到2031年,部分高端产品的耐腐蚀性指标将提升50%以上,能够满足更复杂、更严苛的使用环境需求 。
绿色制造工艺:积极推行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如采用环保型表面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污染,开发高效节能的熔炼、复合工艺,降低能源消耗25%以上,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
智能化生产与应用配套: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实时监测产品质量和设备运行状态,故障预警准确率达到95%以上。同时,研发与智能监测、运维系统相适配的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提升管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
(二)企业战略规划建议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如先进合金设计、精密复合制造工艺)仍被少数国际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二是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给企业成本控制带来较大压力;三是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建议企业:1.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研发平台,突破高端技术瓶颈;2. 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稳定原材料供应与价格;3. 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如开发新能源专用复合管、高端装备定制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始终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建设以及提供顶级行业服务。依托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结合在能源、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领域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专家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市场洞察与咨询服务。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进行采访,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
更多资讯
全球高强钢实心焊丝发展趋势,2031年收入规模有望逼近220.7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高强钢实心焊丝收入规模已达145.8亿元。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及焊接技术革新的合力推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 2031年),该市场将以6.1%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健上扬,到2031年收入规模有望逼近220.7亿元。高强钢实心焊丝凭借高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及广泛的适用性,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能源装备、轨道交
查看详情全球移动式土壤搅拌机市场稳健发展 ,2031 年收入规模将接近 31.9 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 年全球移动式土壤搅拌机收入规模已达 24.3 亿元。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环境修复工程需求扩大、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及技术创新优化设备性能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2031 年),该市场将以 3.9% 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增长,到 2031 年收入规模将逼近 31.9 亿元。移动式土壤搅拌机作为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查看详情全球热电偶专用连接器市场稳健增长,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21.6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热电偶专用连接器收入规模已达16.2亿元。在工业自动化水平提升、高温环境监测需求扩张、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性能及新兴市场工业化推进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2031年),该市场将以4.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发展,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逼近21.6亿元。热电偶专用连接器作为温度测量系统的核心连接部件,通过稳定传输热电偶信号,确保工业生产
查看详情全球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市场稳步上扬,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3.39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收入规模已达1.98亿元。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推进、车辆对动力系统集成化与空间优化需求增长、技术创新驱动产品性能提升以及新兴市场汽车消费潜力释放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 - 2031年),该市场将以8.3%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健增长,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逼近3.39亿元。电动汽车轮毂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创
查看详情全球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市场规模飙升,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1263.8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收入规模已达457.0亿元。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空调系统向高效节能方向升级、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以及新兴市场汽车消费需求释放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2031年),该市场将以15.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强势增长,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逼近1263.8亿元。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