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强钢实心焊丝发展趋势,2031年收入规模有望逼近220.7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高强钢实心焊丝收入规模已达145.8亿元。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及焊接技术革新的合力推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 2031年),该市场将以6.1%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健上扬,到2031年收入规模有望逼近220.7亿元。高强钢实心焊丝凭借高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及广泛的适用性,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市场发展紧密关联下游产业政策导向、技术创新进程及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同时受钢材、合金元素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协同影响。
一、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拉动需求
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关键基础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高强钢实心焊丝在保证焊接接头强度、韧性的同时,可有效提升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契合制造业提质增效需求。在汽车制造领域,为实现车身轻量化与安全性的平衡,大量高强度钢被应用于车身框架、底盘等关键部件制造,高强钢实心焊丝作为焊接这些部件的核心材料,需求随之水涨船高。某知名汽车品牌通过采用高强钢实心焊丝焊接车身结构件,使车身重量减轻10%,同时焊接部位的疲劳强度提升30%,有效提升了整车性能。2024年,汽车制造行业对高强钢实心焊丝的采购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35%,对应收入51.03亿元,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
全球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桥梁、高层建筑、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对钢材焊接质量要求严苛,高强钢实心焊丝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与焊接稳定性,成为这些项目的首选焊接材料。在桥梁建设中,使用高强钢实心焊丝焊接的桥梁结构件,可承受更大的载荷与应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某大型跨海大桥建设项目,采用高强钢实心焊丝焊接主桥钢梁,焊缝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有效保障了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密集开工,进一步刺激了对高强钢实心焊丝的需求。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高强钢实心焊丝需求占比25%,收入36.45亿元,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1. 风电领域: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激增,风电装机容量持续攀升。风电塔筒、叶片等部件制造大量使用高强钢,高强钢实心焊丝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可提高生产效率。一台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焊接需消耗高强钢实心焊丝约15吨。2024 2031年,风电领域对高强钢实心焊丝需求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0%,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新引擎。
2. 光伏领域:光伏支架、边框等部件制造对焊接质量与材料耐腐蚀性有较高要求,高强钢实心焊丝可满足这一需求,且随着光伏产业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对其需求将稳步增长。
(四)焊接技术革新推动应用拓展
1. 自动化焊接技术普及:新型自动化焊接设备与高强钢实心焊丝的适配性不断提升,焊接过程中的送丝稳定性、焊接参数精确控制能力大幅提高,使焊接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废品率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升40%,推动其在大规模生产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2. 新型焊接工艺研发:如搅拌摩擦焊接等新型工艺与高强钢实心焊丝结合,可实现对复杂结构件、异种材料的高质量焊接,拓展了高强钢实心焊丝的应用边界,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高端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按强度等级分类:
中高强度铝硅镀层热成型钢(抗拉强度550 800MPa):适用于一般强度要求的焊接场景,如工程机械的一般结构件、建筑钢结构的部分部件等,每吨价格4000 6000元,2024年占比50%,收入72.9亿元。预计2031年占比维持48%,收入105.94亿元,仍是应用最广泛的产品类型。
高强度铝硅镀层热成型钢(抗拉强度800 1200MPa):主要用于汽车关键安全结构件、风电塔筒关键部位、航空航天部分零部件等对强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每吨价格6000 10000元,2024年占比30%,收入43.74亿元。随着高端制造业发展,2031年占比将升至32%,收入70.62亿元。
超高强度铝硅镀层热成型钢(抗拉强度>1200MPa):应用于航空航天关键部件、核电设备等高精尖领域,每吨价格10000 15000元,2024年占比20%,收入29.16亿元。2031年占比预计提升至20%,收入44.14亿元。
应用领域分布:
汽车行业:2024年占比35%(51.03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32%(70.62亿元),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对车身轻量化及安全性的追求持续拉动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2024年占比25%(36.45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23%(50.76亿元),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保证了需求稳定。
能源装备行业(风电、光伏、核电等):2024年占比20%(29.16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22%(48.55亿元),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需求快速增长。
其他领域(如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制造等):2024年占比20%(29.16亿元),2031年预计占比23%(50.76亿元),各行业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推动需求上升。
亚太市场:2024年占比60%(87.48亿元),中国为核心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与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汽车、工程机械、能源装备等产业规模庞大,本土企业(如大西洋焊材、金桥焊材)在国内市场份额超75%,部分企业产品已出口至全球。2031年亚太市场规模预计达132.42亿元,占比60%,CAGR 6.3%。
北美市场:2024年占比15%(21.87亿元),美国主导。北美制造业发达,对高端焊接材料需求旺盛,美国企业在先进焊接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市场集中度较高。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3.11亿元,占比15%,CAGR 5.8%。
欧洲市场:2024年占比15%(21.87亿元),德国、法国为重点。欧洲制造业注重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对高强钢实心焊丝的性能要求极高,欧洲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技术优势明显。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3.11亿元,占比15%,CAGR 5.5%。
其他地区:2024年占比10%(14.58亿元),中东、南美为新兴市场。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开发项目增多,对高强钢实心焊丝需求增长;南美制造业逐步发展,带动相关材料需求上升。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2.07亿元,占比10%,CAGR 6.8%。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高强钢实心焊丝市场呈现“寡头垄断与区域竞争并存”格局:
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瑞典伊萨(ESAB)、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等国际焊接材料巨头,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高品质产品与全球销售网络,在高端产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全球高端市场市占率合计达65%,产品价格较普通产品溢价40%-60%。
区域企业参与中低端竞争: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本土企业,依托成本优势(生产成本较国际巨头低25%-35%)与本地化服务,在中低端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大西洋焊材、金桥焊材等中国企业在亚太中低端市场份额超85%,并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
(二)核心企业发展动态
瑞典伊萨(ESAB):全球焊接材料与设备领域领军企业,2024年高强钢实心焊丝市占率16%。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高端制造业,某款高强度产品抗拉强度达1400MPa,在航空航天高端焊接市场占有率超40%,2024年收入23.33亿元。2024年推出新型智能化焊接系统配套的高强钢实心焊丝,焊接性能与智能化适配度大幅提升,获多家航空航天企业大额订单。
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日本知名钢铁与材料企业,2024年市占率13%。核心产品在汽车、能源装备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制造的汽车用高强钢实心焊丝,焊接接头疲劳强度领先行业,在日本汽车制造市场市占率超50%,2024年收入18.95亿元。2024年与丰田汽车合作研发新一代汽车用高强钢实心焊丝,进一步巩固在汽车领域优势。
大西洋焊材(中国):国内焊接材料龙头企业,2024年全球市占率12%。产品覆盖全强度等级,在国内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市占率超45%,中低端产品性价比优势突出,2024年收入17.49亿元。2024年建成国内首条智能化高强钢实心焊丝生产线,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逐步向高端市场拓展。
美国林肯电气(Lincoln Electric):北美焊接材料行业重要企业,2024年市占率10%。专注于高端焊接材料生产,产品在北美汽车、能源装备市场应用广泛,某高强度产品在北美风电塔筒焊接市场占有率超30%,2024年收入14.58亿元。2024年收购一家材料研发企业,增强自身研发实力,拓展产品应用领域。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一)技术创新方向
材料性能优化:研发新型合金体系,进一步提高高强钢实心焊丝的强度、韧性与抗裂性能,预计到2031年,超高强度产品抗拉强度有望突破1600MPa,同时提升材料的耐腐蚀性与焊接工艺适应性,满足复杂工况与特殊环境焊接需求。
绿色制造工艺:推行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如采用新型镀铜技术降低重金属污染,开发高效节能的熔炼、拉拔工艺,降低能源消耗30%以上,满足环保法规要求。
智能化生产与焊接配套: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实时监测产品质量与设备运行状态,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以上;同时研发与智能化焊接设备高度适配的高强钢实心焊丝,提升焊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二)企业战略建议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高强钢实心焊丝市场虽前景广阔,但企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如先进合金配方、精密制造工艺)仍被国际巨头垄断,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增加企业成本控制难度;三是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但市场准入门槛低,低价竞争激烈。建议企业:1. 加大研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研发平台,突破高端技术瓶颈;2.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稳定原材料供应与价格;3. 聚焦细分市场,如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焊丝、高端装备制造定制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避开同质化竞争。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始终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建设以及提供顶级行业服务。依托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结合在能源、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领域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专家资源,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市场洞察与咨询服务。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进行采访,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
更多资讯
全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到2031年收入规模大概率会逼近91.99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机构数据,2024年全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收入规模已达68.33亿元。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能源结构转型以及制造工艺革新等多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预估在2025 2031年期间,该市场将以4.1%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上扬,到2031年,收入规模大概率会逼近91.99亿元。双金属冶金复合管融合了两种金属的优势特性,具备出色的耐腐蚀性、高强度以及良好的性价比,在石油天然气
查看详情全球移动式土壤搅拌机市场稳健发展 ,2031 年收入规模将接近 31.9 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 年全球移动式土壤搅拌机收入规模已达 24.3 亿元。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环境修复工程需求扩大、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及技术创新优化设备性能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2031 年),该市场将以 3.9% 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增长,到 2031 年收入规模将逼近 31.9 亿元。移动式土壤搅拌机作为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与农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查看详情全球热电偶专用连接器市场稳健增长,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21.6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热电偶专用连接器收入规模已达16.2亿元。在工业自动化水平提升、高温环境监测需求扩张、技术创新优化产品性能及新兴市场工业化推进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2031年),该市场将以4.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步发展,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逼近21.6亿元。热电偶专用连接器作为温度测量系统的核心连接部件,通过稳定传输热电偶信号,确保工业生产
查看详情全球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市场稳步上扬,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3.39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轮毂电机收入规模已达1.98亿元。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推进、车辆对动力系统集成化与空间优化需求增长、技术创新驱动产品性能提升以及新兴市场汽车消费潜力释放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 - 2031年),该市场将以8.3%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稳健增长,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逼近3.39亿元。电动汽车轮毂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创
查看详情全球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市场规模飙升,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1263.8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团队统计,2024年全球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收入规模已达457.0亿元。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空调系统向高效节能方向升级、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以及新兴市场汽车消费需求释放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七年(2025-2031年),该市场将以15.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强势增长,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逼近1263.8亿元。汽车电动涡旋压缩机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