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固化石墨毡领域:未来会呈现什么发展趋势?

发布日期:2025-05-21

355人看过

一、研究范畴与目标  
本报告聚焦固化石墨毡领域,旨在剖析该材料在新能源与工业应用中的市场潜力与发展脉络。固化石墨毡是一种以石墨纤维为基材的多孔碳材料,具备高导热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电池储能、工业热管理、复合材料等领域。通过梳理产业链结构、市场动态及技术趋势,为材料制造商、新能源企业、科研机构及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把握行业增长机遇。  

二、产业链结构解析   
固化石墨毡的生产依赖石墨纤维、黏结剂及高温处理设备。石墨纤维市场由日本东丽、美国赫氏等国际企业主导高端产品,国内中复神鹰、吉林化纤在中低端领域实现量产但性能仍有差距;黏结剂方面,酚醛树脂技术成熟,国内企业如圣泉集团占据主要份额;高温设备市场中,德国纳博热、日本真空炉株式会社提供高精度热处理设备,国内企业在大型工业化设备上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中游环节以毡体成型、固化处理和性能优化为主。国际企业如美国SGL集团、德国西格里碳素,凭借成熟的毡体编织工艺与高温固化技术,生产出低电阻、高抗压强度的高端产品,主导储能与半导体市场。国内企业如方大炭素、中科炭素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在工业隔热、锂电池封装等中低端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但在微观结构控制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生产流程包括纤维开松、毡体成型、树脂浸渍、碳化/石墨化处理及表面改性等环节。  

固化石墨毡下游应用涵盖新能源、工业、复合材料等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其作为锂电池热管理材料和液流电池电极支撑材料需求增长显著;工业领域中,用于冶金炉内衬、化工设备防腐层等场景;航空航天领域则依托轻量化与高强度特性,用于航天器热防护组件。  

三、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24年全球固化石墨毡市场规模约13亿元,主要增长动力来自:①新能源产业扩张,锂电池产能快速提升带动热管理材料需求,氢能源政策推动燃料电池部件采购;②工业升级需求,高温行业节能改造催生对高效隔热材料的需求;③技术替代效应,石墨毡相比传统陶瓷纤维在导热性与耐腐蚀性上更具优势。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接近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5%,其中新能源领域贡献超60%增量。  

四、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呈现“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国内企业深耕细分”格局。国际梯队中,SGL集团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从碳纤维到成品),在储能与半导体领域市占率超40%;日本东洋炭素聚焦高纯度石墨毡,垄断高端化工防腐市场。国内企业中,方大炭素通过收购国外技术团队,切入锂电池热管理供应链;中科炭素与高校合作开发低成本沥青基石墨毡,主打工业隔热市场。  

​五、结论与建议  
固化石墨毡行业在新能源与工业升级驱动下具备稳定增长潜力。对于企业而言,建议:①加大高端石墨纤维研发投入,突破原材料瓶颈;②深化与新能源车企、氢能企业的合作,切入核心供应链;③拓展工业节能与复合材料新场景,分散市场风险。未来,技术领先、成本优化与生态协同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企业需在差异化创新与规模化生产间寻求平衡,以应对市场变革。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