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2024年中国电池包液冷板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 万元,预计2031年可以达到 万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为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显著不确定性,本报告通过梳理电池包液冷板领域产品系列,洞悉行业特点、市场存量空间及增量空间,并结合市场发展前景判断电池包液冷板领域内各类竞争者所处地位,将深入解析最新关税调整及各国应对战略对市场竞争态势、区域经济联动及供应链重构的潜在影响。
电池冷却板是一种用于电池热管理的关键部件,通常由高导热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通过内部流道设计使冷却介质(如液体、相变材料)循环流动,以精准控制电池温度。其核心功能包括:
散热:快速导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防止热失控;
加热(部分场景):在低温环境下预热电池,维持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如20–35°C)。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ESS)及数据中心高密度服务器备电等领域,是提升电池安全性、效率和寿命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池冷却板是一种用于电池热管理的关键部件,通常由高导热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通过内部流道设计使冷却介质(如液体、相变材料)循环流动,以精准控制电池温度。其核心功能包括:
散热:快速导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防止热失控;
加热(部分场景):在低温环境下预热电池,维持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如20–35°C)。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系统(ESS)及数据中心高密度服务器备电等领域,是提升电池安全性、效率和寿命的核心技术之一。
液冷技术主流化:液冷板凭借高效散热(导热系数高、热容量大)成为动力电池热管理的首选,铝制冲压式液冷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推动CTP/CTC技术,将液冷板集成至电池结构,提升能量密度。
安全性提升:液冷系统通过快速散热抑制热失控,适配高能量密度电池(如麒麟电池)。
浸没式液冷落地:珠海科创的浸没式液冷技术在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成功应用,电芯直接浸入绝缘冷却液,实现“零明火”,解决热失控难题。
替代风冷趋势:液冷在大型储能项目中逐步替代风冷,提升温度一致性与系统寿命。
高密度散热需求:浸没式液冷(如南都电源系统)用于数据中心锂电池备电,减少50%占地面积,并通过AI智能运维实现“零人工干预”。
半固态电池应用:采用半固态电解液技术,从源头降低泄漏风险,提升安全性。
1. 轻量化高导热材料:采用铝复合材料、石墨烯涂层或 3D 打印结构,以优化重量和散热性能。
2. 集成设计:与电池模块深度集成(例如 CTP/CTC 技术),以降低复杂性并提高空间效率。
3. 智能热管理:带有传感器的 AI 驱动控制系统可实现动态分区温度调节,支持超快速充电(例如 800V 平台)和极端条件。
4. 可持续性:转向可回收材料和环保冷却剂(例如,用丙二醇替代乙二醇)。
5. 多功能系统:与热泵协同,将能源用于电池加热(冬季)和冷却(夏季)。
6. 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普及,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将降低成本。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Valeo,MAHLE,银轮股份,三花汽车零部件,纳百川,Dana,Boyd Corporation,科创新源(瑞泰克),Modine Manufacturing,ESTRA Automotive,ONEGENE,湖北雷迪特,苏州正和铝业,纵贯线,飞荣达,小得热能,安徽环新,常州恒创热管理,Sogefi Group,Nippon Light Metal等等,2024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60%,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本报告研究中国市场电池包液冷板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重点关注在中国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全球及本土电池包液冷板生产商,呈现这些厂商在中国市场的电池包液冷板销量、收入、价格、毛利率、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此外,针对电池包液冷板产品本身的细分增长情况,如不同电池包液冷板产品类型、价格、销量、收入,不同应用电池包液冷板的市场销量等,本文也做了深入分析。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及中国总体规模(销量、销售收入等数据,2020-2031年)
第2章:中国市场电池包液冷板主要厂商(品牌)竞争分析,主要包括电池包液冷板销量、收入、市场份额、价格、产地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3章:中国市场电池包液冷板主要厂商(品牌)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电池包液冷板产品型号、销量、价格、收入及最新动态等
第4章:中国不同产品类型电池包液冷板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5章:中国不同应用电池包液冷板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中国本土电池包液冷板生产情况分析,及中国市场电池包液冷板进出口情况
市场空间:中国电池包液冷板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何?未来增长情况如何?
产业链情况:中国电池包液冷板厂商所在产业链构成是怎样?未来格局会如何演化?
厂商分析:全球电池包液冷板领先企业是谁?企业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