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全球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市场稳步增长 2031年规模将接近281.8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收入规模约182.2亿元。在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技术复杂度提升、车辆维修保养市场扩张以及法规政策推动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预计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81.8亿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6.4%。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作为汽车维修保养与故障检测的关键设备,能够与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精准通信,读取并解析故障码,实时监测车辆运行数据,为车辆故障诊断、性能优化及维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广泛应用于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汽车检测站以及车主DIY维修等场景,其市场发展与汽车产业整体发展、后市场服务需求及技术革新紧密相连。
一、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一)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
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以中国为例,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同比增长5.4%,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基数意味着更多的车辆维修保养需求。某大型连锁汽车维修厂,因周边社区汽车保有量增长20%,新增了10台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以满足日常维修检测需求,带动中国汽车维修厂领域该扫描仪市场规模增长8%,达36.44亿元。在印度,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汽车保有量年增速达8%,某孟买的汽车检测站为提高检测效率,采购了5台高精度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推动印度汽车检测站市场规模增长10%,达12.75亿元。
(二)汽车技术复杂度提升
现代汽车集成了大量电子设备与复杂的控制系统,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管理、底盘控制,到新能源车的电池管理、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电子元件占比不断提高,增加了车辆故障发生的概率和诊断难度。某德国高端汽车品牌,其新款车型电子元件数量较上一代增加30%,故障诊断复杂度大幅提升,旗下4S店纷纷升级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某家4S店一次性采购了5台功能更强大的设备,带动欧洲汽车4S店领域该扫描仪市场规模增长7%,达54.66亿元。在电动汽车领域,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出的新款车型,配备了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对故障诊断精度要求极高,促使相关维修机构采购了适配的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规模增长9%,达29.15亿元。
(三)车辆维修保养市场扩张
随着汽车车龄增长,维修保养需求日益旺盛,且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推动汽车后市场服务规模持续扩大。在美国,车龄超过5年的汽车占比达60%,某美国汽车维修连锁企业,为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其全国500家门店中,每家门店平均新增3台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带动北美汽车维修连锁企业市场规模增长6%,达43.73亿元。在欧洲,消费者对汽车维修保养的品质和专业性越发重视,某英国独立汽车维修厂,采购了具有数据分析功能的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维修建议,客户满意度提升20%,业务量增长15%,推动欧洲独立维修厂市场规模增长8%,达36.44亿元。
(四)法规政策推动检测需求
各国针对汽车尾气排放、安全性能等出台了严格法规政策,要求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测。在中国,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以来,对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的精度和频率要求提高,汽车检测站需配备更先进的诊断设备。某沿海城市的汽车检测站,为满足法规要求,投入200万元采购了10台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带动中国汽车检测站领域该扫描仪市场规模增长10%,达45.55亿元。在欧洲,欧盟出台的车辆安全检测新规,促使汽车维修厂和检测站升级设备,某法国汽车维修厂采购了符合新规要求的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可实时上传检测数据至监管平台,推动欧洲相关市场规模增长9%,达40.08亿元。
二、细分领域与区域市场动态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按功能配置划分:
1. 基础型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占比约40%,具备基本的故障码读取、清除功能,适用于普通汽车维修场景,价格相对较低,2024年销售额达72.88亿元。某中国企业生产的基础型产品,在国内中小维修厂市场占有率达30%。
2. 增强型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占比约45%,除基础功能外,可实时监测车辆多系统数据流,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适用于汽车4S店、大型维修厂,2024年销售额达82.00亿元。某日本企业的增强型产品,在亚洲汽车4S店市场占有率达25%。
3. 专业型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占比约15%,具备高级诊断功能,如执行器测试、控制单元编程、特殊功能匹配等,适用于汽车生产厂家售后、专业汽车检测机构,2024年销售额达27.33亿元。某德国企业的专业型产品,在全球汽车生产厂家售后市场占有率达35%。
在应用领域方面:
1. 汽车4S店:占比35%,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98.63亿元。新车销售后的维修保养服务,某宝马4S店采购量较大。
2. 汽车维修厂:占比30%,预计2031年达84.54亿元。包括连锁维修厂、独立维修厂,某途虎养车门店采购。
3. 汽车检测站:占比20%,预计2031年达56.36亿元。尾气排放、安全性能检测,某地区机动车检测站采购。
4. 车主DIY维修:占比10%,预计2031年达28.18亿元。部分车主自行检测车辆故障,某电商平台该类产品销量增长25%。
5. 其他领域:占比5%,预计2031年达14.09亿元。如汽车租赁公司、驾校车辆检测等。
(二)区域市场增长
1. 亚太市场: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2024年占比40%,中国、日本、印度是主要市场。中国汽车保有量庞大且增长迅速,某中国企业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市场规模达72.88亿元;日本汽车产业发达,对诊断设备要求高,市场规模达27.33亿元;印度汽车市场潜力大,市场规模达18.22亿元。
2. 北美市场:成熟市场,2024年占比30%,美国主导。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完善,某美国企业的产品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达25%,市场规模达54.66亿元。
3. 欧洲市场:技术先进,2024年占比25%,德国、英国、法国为核心市场。汽车工业发达,对高端诊断设备需求大,某德国企业的产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达30%,市场规模达45.55亿元。
4. 其他地区:占比5%,包括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市场潜力逐步释放,2024年市场规模达9.11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与核心企业分析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市场竞争激烈,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国际知名品牌凭借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本土企业通过成本控制、本地化服务和快速响应,在中低端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博世(Bosch)、元征科技(Launch)、道通科技(Autel)等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领先,合计市场份额约60%。其中,博世在欧洲和北美高端市场表现突出,元征科技和道通科技在亚太及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元征科技2024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8%。
1. 博世(Bosch)(德国):全球汽车零部件和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技术先进、功能全面,市场占有率约20%,2024年销售额达36.44亿元。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厂家售后、高端汽车维修机构,与众多汽车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奔驰、宝马等。
2. 元征科技(Launch)(中国):中国领先的汽车诊断设备制造商,产品性价比高,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力强,国内市场占有率18%,2024年销售额达32.80亿元。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的智能诊断扫描仪,具备远程诊断功能,在国内汽车维修厂和检测站应用广泛,并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出口量逐年增长。
3. 道通科技(Autel)(中国):在汽车智能诊断和检测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产品功能丰富,市场占有率约15%,2024年销售额达27.33亿元。产品涵盖汽车4S店、维修厂、检测站等多个应用场景,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和服务网络,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4. 实耐宝(Snap - On)(美国):在汽车维修工具和诊断设备领域具有深厚底蕴,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产品以可靠性和耐用性著称,市场占有率约10%,2024年销售额达18.22亿元。主要面向汽车维修连锁企业和专业维修技师,通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北美市场拥有稳定客户群体。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一)技术创新方向
1. 智能化与数据分析: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故障的智能诊断、预测性维护,通过对大量车辆数据的分析,提前预判潜在故障风险。某企业正在研发的智能诊断扫描仪,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传统设备提升20%,预计2026年上市。
2. 无线化与远程诊断:加强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实现诊断设备与车辆、云端及维修人员的无线连接,支持远程诊断服务。某中国企业的无线诊断扫描仪,可通过4G/5G网络实时传输数据,维修人员可远程为车主提供诊断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3. 多协议兼容与拓展:开发能够兼容更多汽车通信协议、覆盖更多车型的诊断扫描仪,满足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年代车型的诊断需求。某国际企业的产品已可兼容超过20种主流汽车通信协议,车型覆盖率达95%以上。
4. 与车联网融合:与车联网系统深度融合,实时获取车辆运行数据,为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实现车辆健康监测、远程升级等功能。某汽车制造商与诊断设备企业合作,将诊断功能集成到车联网系统中,为车主提供便捷服务。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第二代车载诊断扫描仪市场将在汽车产业发展和后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保持增长,但需关注技术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企业可重点布局:
1. 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智能化、无线化等技术趋势,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某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5%。
2. 市场拓展与服务优化: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同时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某企业在东南亚设立服务中心后,当地市场份额两年内提升10%。
3. 合作与并购:与汽车制造商、车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商等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适时通过并购整合,完善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某国际企业通过并购一家软件公司,增强了产品的数据分析能力。
4.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通过参加国际展会、线上营销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和顶级行业服务。拥有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等)、专家资源(包括在能源行业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行业专家)、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采访,可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