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全球井下压力计市场稳步增长 2031年规模将接近29.60亿元

发布日期:2025-08-22

1452人看过

全球井下压力计市场稳步增长 2031年规模将接近29.60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井下压力计市场规模约21.82亿元。在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推进、老油田挖潜与二次开发需求增加、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开采规模扩大以及技术升级迭代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9.60亿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4%。井下压力计作为油气田开发中的关键测量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油井、气井及水井等井下不同深度的压力变化,为油气储量评估、生产动态分析、井眼完整性判断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等全流程,其市场发展与油气行业景气度、开采技术进步及能源政策导向紧密相关。

 

 一、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大

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向更深、更复杂的区域拓展,对井下压力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深海油气勘探领域,某国际石油公司在巴西近海盐下油田开发项目中,为精准掌握井下压力情况,采购了数百台高精度井下压力计,单台设备价值超10万元,带动全球深海勘探领域井下压力计市场规模增长6%,达4.36亿元。在陆地油气勘探方面,中亚地区新油气田的发现与开发,促使当地石油企业加大对井下压力计的采购,某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新油田项目采购量同比增长30%,推动中亚地区市场规模增长5%。

(二)老油田挖潜与二次开发需求释放

全球大量老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产量下降、压力衰减等问题,为提高采收率,老油田的挖潜与二次开发成为重要方向,这过程中需要大量井下压力计进行长期监测。某美国石油公司对其开采超过30年的老油田实施注水开发二次采油技术,部署了上千台井下压力计实时监测注水压力与油藏压力变化,带动北美老油田开发领域井下压力计市场规模增长7%,达5.46亿元。中国东部地区的老油田也在积极开展二次开发,某油田企业采购的智能井下压力计,可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推动国内相关市场规模增长8%,达6.55亿元。

(三)非常规能源开采推动市场增长

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其开采过程对井下压力监测的要求更高,进一步拉动井下压力计市场需求。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成熟,产量稳居全球前列,某页岩气开发公司在其水平井开采中,每口井平均配备20台井下压力计,用于监测压裂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带动北美非常规能源领域井下压力计市场规模增长9%,达5.02亿元。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四川盆地页岩气田的大规模开发,促使国内石油企业采购了大量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的井下压力计,推动国内该领域市场规模增长10%,达3.27亿元。

 (四)技术升级提升产品性能与应用范围

井下压力计技术不断升级,从传统的机械式向电子式、智能化发展,测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适应环境更强,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智能井下压力计具备数据存储、无线传输、自诊断等功能,某挪威石油技术公司研发的智能井下压力计,可在高温高压(175℃、100MPa)环境下稳定工作,在深海油气田得到广泛应用,带动全球高端井下压力计市场规模增长8%,达7.64亿元。此外,光纤传感技术在井下压力计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某中国科研机构研发的光纤井下压力计,已在多个油田试点应用,效果显著。

 

 二、细分领域与区域市场动态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按技术类型划分:

1. 机械式井下压力计:占比约25%,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精度相对较低,主要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2024年销售额达5.46亿元。

2. 电子式井下压力计:占比约60%,测量精度高、功能丰富,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2024年销售额达13.09亿元。其中,石英晶体井下压力计精度可达±0.01%FS,在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某美国公司的石英晶体井下压力计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

3. 光纤式井下压力计:占比约15%,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势,适用于复杂恶劣环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年销售额达3.27亿元。

在应用领域方面:

1. 油气勘探:占比30%,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8.88亿元。用于勘探井的压力测试,评估油气藏潜力。

2. 油气开发:占比40%,预计2031年达11.84亿元。包括钻井、完井、压裂等过程的压力监测。

3. 油气生产:占比25%,预计2031年达7.40亿元。用于生产井的压力监测,优化生产参数。

4. 其他领域:占比5%,预计2031年达1.48亿元。如地热井、煤层气井等的压力监测。

(二)区域市场增长

1. 北美市场:成熟市场,2024年占比35%,美国主导。页岩气开采规模大,老油田开发经验丰富,对井下压力计需求稳定,某美国斯伦贝谢公司的井下压力计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达30%,市场规模达7.64亿元。

2. 亚太市场:增长迅速,2024年占比30%,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是主要市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带动市场规模达6.55亿元;印度石油行业发展,市场规模达2.18亿元;澳大利亚海上油气资源丰富,市场规模达1.75亿元。

3. 欧洲市场:技术先进,2024年占比20%,挪威、英国、俄罗斯为核心市场。深海油气勘探技术领先,对高端井下压力计需求大,市场规模达4.36亿元。

4. 其他地区:占比15%,包括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中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市场规模达3.27亿元;拉美地区页岩气开发潜力大,市场规模达1.75亿元;非洲地区勘探活动增加,市场规模达1.09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与核心企业分析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井下压力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国际知名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则在中低端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哈里伯顿(Halliburton)、贝克休斯(Baker Hughes)等国际油服巨头,凭借完善的产品线和全球化的服务网络,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约50%。中国的航天科工、中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在国内市场逐步崛起,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航天科工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

 (二)核心企业发展动态

1. 斯伦贝谢(Schlumberger)(美国):全球领先的油服公司,井下压力计产品线丰富,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约20%,2024年销售额达4.36亿元。其推出的智能井下压力计可实现与油田数字化系统的无缝对接,深受大型石油公司青睐。

2. 哈里伯顿(Halliburton)(美国):在油气开发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井下压力计产品以高性能、高可靠性著称,市场占有率约15%,2024年销售额达3.27亿元。与多家石油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页岩气开采领域的井下压力计供应中表现突出。

3. 航天科工(中国):中国本土重要的井下压力计供应商,产品涵盖机械式、电子式等类型,国内市场占有率15%,2024年销售额达3.27亿元。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智能井下压力计技术不断突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4. 威德福(Weatherford)(瑞士):在全球多个地区设有生产和服务基地,井下压力计产品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市场占有率约10%,2024年销售额达2.18亿元。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压力监测解决方案。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一)技术创新方向

1. 智能化与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井下压力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分析与远程控制,融入油田数字化管理系统。某企业研发的智能井下压力计可通过5G网络传输数据,延迟时间小于1秒,预计2026年大规模应用。

2. 耐高温高压与长寿命:开发能够适应更深、更恶劣井下环境的压力计,提高其在高温(200℃以上)、高压(150MPa以上)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某欧洲公司正在研发的新型材料井下压力计,寿命有望达到10年以上。

3. 微型化与集成化:减小井下压力计的体积和重量,实现与其他井下工具的集成,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微型井下压力计可用于水平井的分支井段等狭小空间的压力监测。

4. 多参数同步测量:实现压力、温度、流量等多参数的同步测量,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某美国公司的多参数井下压力计已在多个油田应用,效果良好。

 (二)企业战略建议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井下压力计市场将在油气行业发展的推动下稳步增长,但需关注油气价格波动、新能源替代等风险。企业应重点布局:

1. 技术研发:加大对智能化、耐高温高压等高端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某中国企业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2%。

2. 市场拓展: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非洲、拉美等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同时深耕国内市场,满足老油田开发和非常规能源开采的需求。

3. 产业链协同:加强与石油公司、油服公司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共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4. 服务升级:提供从产品销售到数据解读、方案设计的一体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粘性,某国际企业的服务收入占比已达30%。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和顶级行业服务。拥有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等)、专家资源(包括在能源行业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行业专家)、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采访,可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