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全球量子控制系统市场高速增长 2031年规模将接近25.6亿元

发布日期:2025-08-21

1427人看过

   

据涛越咨询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量子控制系统市场规模约5.4亿元。在量子计算技术加速突破、各国政府加大科研投入、企业布局量子产业生态以及跨领域应用探索深化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5.6亿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5.6%。量子控制系统作为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负责操控量子比特的状态、实现量子逻辑门运算及量子纠错,是量子计算硬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量子计算研发、量子通信、精密测量等前沿领域,其市场发展与量子科技突破速度、政策支持力度及产业投资热度紧密相关。  

 

 一、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一)全球量子计算研发竞赛白热化  

各国政府将量子计算列为战略科技领域,密集出台政策并加大资金投入,推动量子控制系统需求爆发。美国“国家量子计划”2024年投入超10亿美元用于量子硬件研发,其中量子控制系统采购占比达30%,某美国国家实验室为研发1000量子比特处理器,采购定制化控制系统,带动北美市场规模增长35%,达2.16亿元。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量子科技为重点发展领域,2024年科研机构量子控制系统采购量同比增长50%,某中科院下属实验室的量子计算原型机项目配套控制系统订单超5000万元,推动亚太市场规模增长40%,达1.62亿元。 
(二)企业级量子生态布局加速  

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纷纷加码量子计算产业,从研发向商业化落地迈进,带动量子控制系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谷歌、IBM等企业在2024年推出百量子比特级商用处理器,其配套控制系统需支持更高精度的量子操控,某IBM量子计算中心新增10套控制系统,单套价值超2000万元,推动商用领域市场规模增长45%。中国量子科技企业如本源量子、国盾量子加快产品迭代,2024年推出的桌面型量子控制系统价格降至百万元级,使高校与中小企业采购门槛降低,带动教育与中小企业市场规模增长60%。  

(三)跨领域应用探索打开增量空间  

量子控制系统在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拓展,形成多元化需求。在量子通信领域,某欧洲量子通信网络项目采用量子控制系统实现光子量子态的精准调控,项目金额达8000万元;在精密测量领域,某日本科研团队利用量子控制系统提升原子钟精度至10^-18量级,带动相关细分市场规模增长30%。此外,金融、医药等行业对量子计算的潜在需求(如量子模拟药物分子、量子加密交易),推动企业提前布局量子控制系统采购,某全球投行2024年预采购2套量子控制系统用于算法研发,开启行业应用新场景。  

 

 二、细分领域与区域市场动态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按技术路线分类:  

  超导量子控制系统:占比约50%,适配超导量子比特,技术成熟度最高,某美国Quantinuum的超导控制系统支持100+量子比特操控,单价5000-200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2.7亿元。  

  离子阱量子控制系统:占比约30%,适用于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稳定性优势显著,某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团队研发的离子阱控制系统在全球科研机构普及率达40%,单价3000-150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1.62亿元。  

  光量子控制系统:占比约15%,用于光量子计算与通信,某中国科大国盾量子的光量子控制系统在量子通信网络中应用广泛,单价2000-100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0.81亿元。  

  其他类型(中性原子、硅自旋等):占比约5%,处于研发阶段,某美国PsiQuantum的中性原子控制系统完成千万美元级融资,2024年销售额达0.27亿元。  

 应用领域分布:  

  科研与教育:占比60%,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5.36亿元。高校、国家实验室的量子计算研发,某麻省理工学院量子实验室批量采购设备。  

  商用量子计算:占比25%,2031年预计达6.4亿元。科技企业的量子处理器开发与运营,某IBM量子中心持续扩容。  

  量子通信与精密测量:占比15%,2031年预计达3.84亿元。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高精度测量设备,某中国量子通信骨干网项目配套采购。  

 (二)区域市场增长  

北美市场:技术领先,2024年占比40%,美国主导。量子科技投入最大,企业与科研机构需求旺盛,某美国D-Wave的控制系统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达35%,市场规模达2.16亿元。  

欧洲市场:基础研究深厚,2024年占比25%,德国、英国、奥地利核心。离子阱与光量子技术领先,某德国马普所的采购量带动区域市场规模达1.35亿元。  

亚太市场:增长最快,2024年占比30%,中国、日本、韩国主导。政策驱动与产业追赶,某中国本源量子的控制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市场规模达1.62亿元;日本在精密测量领域需求,规模达0.54亿元。  

其他地区:占比5%,以色列、加拿大等技术型国家布局,某以色列Quantum Machines的控制系统出口量增长50%,区域市场规模达0.27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与核心企业分析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呈现“欧美主导核心技术,中国快速追赶”态势。Quantinuum(美国)、IBM(美国)、因斯布鲁克仪器(奥地利)等欧美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在超导、离子阱等主流技术路线的控制系统市场占据80%份额,产品技术壁垒高,溢价率超100%。中国本源量子、国盾量子等企业依托政策支持,在光量子、超导领域实现突破,在国内科研市场占据30%份额,本源量子2024年海外订单增长80%。  

(二)核心企业发展动态  

1. Quantinuum(美国)  

   全球量子控制系统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30%,由霍尼韦尔量子部门与Cambridge Quantum合并而成,其H系列超导控制系统支持200量子比特操控,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1.62亿元。与微软合作开发量子操作系统,推动控制系统与软件生态融合。  

2. 本源量子(中国)  

   中国量子计算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25%,产品覆盖超导与光量子控制系统,价格较进口低30%-50%,2024年国内销售额达0.81亿元。自主研发的“悟源”系列控制系统已应用于200余家科研机构,出口至欧洲、东南亚市场。  

3. IBM Quantum(美国)  

   商用量子计算领导者,其量子控制系统与量子处理器一体化设计,全球量子计算中心数量达10个,2024年商用领域销售额达0.81亿元。推出“量子优先”计划,向企业提供控制系统定制服务。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一)技术创新方向  

大规模量子比特操控:研发支持1000+量子比特的集成化控制系统,降低串扰与噪声,某美国企业的原型机已实现500量子比特同步操控,预计2028年商用。  

模块化与标准化:推动控制系统接口标准化,实现不同技术路线量子比特的协同运算,欧洲“量子旗舰计划”已启动标准化工作,预计2026年发布行业标准。  

智能化与自动化:引入AI算法实现量子纠错与参数优化,某中国团队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使量子门保真度提升至99.9%,较传统方法提升10倍。  

(二)企业战略建议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量子控制系统市场将在技术突破中爆发式增长,但需关注核心芯片(如高精度DAC/ADC)进口依赖、研发成本高昂(单套系统研发投入超亿元)等挑战。企业可重点布局:  

1. 核心技术攻坚:联合高校突破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低温电子学等关键技术,某中国企业联合中科大成立联合实验室,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0%。  

2. 绑定下游生态:与量子处理器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方案,某厂商通过配套IBM量子处理器,订单量增长40%。  

3. 政策与资本联动: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同时引入产业资本加速商业化,某欧洲初创企业获欧盟“量子旗舰计划”资助5000万欧元。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和顶级行业服务。我们拥有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等)、专家资源(包括在能源行业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行业专家)、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采访,可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