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全球充放电测试设备市场稳步扩容 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70.1亿元
据涛越咨询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充放电测试设备收入规模约49亿元。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及全球对产品安全性要求提升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接近70.1亿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7%。充放电测试设备作为电池生产、研发、质检环节的核心设备,可模拟不同充放电工况,检测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关键指标,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其市场发展深受下游产业扩张、技术革新及政策法规的协同影响。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扩张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激增,而充放电测试是动力电池出厂前的必备环节。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00万辆,动力电池装机量超800GWh,动力电池企业为保障产品质量,大幅增加充放电测试设备采购。某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2024年新增产能100GWh,配套采购2000台高精度充放电测试设备,使电池出厂合格率提升至99.5%,带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规模增长12%,达24.5亿元。此外,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电池回收检测需求,也为充放电测试设备提供了增量空间,某欧洲电池回收企业引入100台二手电池测试设备,年处理退役电池5GWh,推动后市场领域规模增长15%。
(二)储能产业崛起创造新需求
全球储能市场(尤其是电化学储能)进入爆发期,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00GWh,储能电池的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要求,使充放电测试设备需求显著增加。在储能电池研发阶段,需通过充放电测试验证电池在不同温度、倍率下的性能,某美国储能企业为研发长循环储能电池,采购50台高倍率充放电测试设备,将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效率提升40%,带动储能领域市场规模增长18%,达9.8亿元。同时,储能系统集成商对电池组的一致性测试需求,推动多通道充放电测试设备销量增长,某中国储能企业使用100通道测试设备,使电池组一致性合格率提升20%。
(三)电池技术升级推动设备迭代
电池技术向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固态化方向发展,对充放电测试设备的精度、量程、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例如,4680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的测试需要设备支持更高电压(≥1000V)和更大电流(≥500A),某日本设备企业推出的新一代测试设备,电压精度达±0.01%FS,电流响应速度提升至1ms,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占有率达30%,带动高端设备市场规模增长20%。此外,快充技术普及(如800V高压平台)推动快充测试功能成为设备标配,某中国企业的快充测试设备可模拟10分钟充满80%电量的工况,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普及率达60%。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按测试对象分类:
电芯测试设备:占比约50%,用于单体电池性能测试,某美国Arbin的电芯测试设备精度达±0.02%,单价5-2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24.5亿元。
电池组/模组测试设备:占比约35%,检测电池组一致性与安全性,某中国新威电子的模组测试设备支持100通道同步测试,单价20-1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17.15亿元。
系统级测试设备:占比约15%,适用于储能系统、动力电池Pack测试,某德国Digatron的系统测试设备可模拟复杂工况,单价100-5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7.35亿元。
应用领域分布:
动力电池:占比50%,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5.05亿元。新能源汽车需求主导,某宁德时代、LG新能源大量采购设备。
储能电池:占比20%,2031年预计达14.02亿元。储能产业扩张驱动,某比亚迪储能、特斯拉储能工厂采购设备。
消费电子电池:占比20%,2031年预计达14.02亿元。智能手机、笔记本电池测试,某苹果供应链使用高精度设备。
其他领域(如两轮车、船舶电池等):占比10%,2031年预计达7.01亿元。细分市场需求稳定,某雅迪电动车工厂测试设备采购量增长10%。
亚太市场:规模最大,2024年占比55%,中国、韩国主导。动力电池与储能产业集中,某中国新威电子的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5%,市场规模达26.95亿元;韩国动力电池企业需求带动,市场规模达8.33亿元。
北美市场:技术领先,2024年占比25%,美国主导。储能与研发需求旺盛,某美国Arbin的产品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达30%,市场规模达12.25亿元。
欧洲市场:环保导向明显,2024年占比15%,德国、法国核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政策推动,某德国Digatron的设备在欧洲渗透率达25%,市场规模达7.35亿元。
其他地区:占比5%,拉美、中东等地区起步,某巴西新能源车企建厂推动区域市场规模达2.45亿元。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呈现“欧美企业主导高端研发市场,中国企业垄断中低端生产测试市场”态势。Arbin(美国)、Digatron(德国)等欧美企业凭借高精度、多工况模拟技术,在电池研发与高端测试领域占据60%份额,产品溢价率超50%。中国新威电子、擎天科技等企业依托成本优势与产能规模,在动力电池生产测试领域占据70%份额,新威电子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40%。
(二)核心企业发展动态
1. Arbin(美国)
全球充放电测试设备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25%,专注于高精度电芯测试,其设备被全球顶尖电池实验室广泛采用,2024年全球销量超5000台,单台均价30万元。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开发AI驱动的测试系统,可预测电池寿命,准确率达90%,预计2026年商业化。
2. 新威电子(中国)
中国市场龙头企业,国内占有率25%,产品覆盖全类型测试设备,价格较进口低40%,2024年国内销量超2万台。自主研发的800V高压快充测试设备,适配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出口欧洲市场量年增60%。
3. Digatron(德国)
欧洲高端测试设备代表,在系统级测试领域优势显著,其设备可模拟极端温度(-40℃至85℃)与振动工况,欧洲市场渗透率达35%,2024年欧洲销售额达5.88亿元。推出的储能系统专用测试设备,支持MW级功率测试,已应用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
4. 日置(HIOKI)(日本)
在消费电子电池测试领域领先,设备小型化、智能化程度高,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2024年全球销量超1万台。开发的无线测试模块,可减少线缆干扰,测试效率提升20%。
(一)技术创新方向
高精度与高动态响应:研发纳米级电流测量技术与高速电压调节模块,使测试精度提升至±0.005%FS,响应速度缩短至0.5ms,满足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测试需求,某企业的原型机已进入验证阶段。
智能化与数据融合:集成AI算法与物联网技术,实现测试数据自动分析、寿命预测与故障诊断,某美国企业的智能系统可将测试报告生成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1小时。
绿色节能设计:采用能量回馈技术,将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回传电网,节能率达80%,某中国企业的能量回馈设备已在动力电池工厂普及,年节电超100万度。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充放电测试设备市场将在新能源产业驱动下稳步增长,但需关注核心芯片(如高精度ADC/DAC)进口依赖、新型电池测试标准不统一等挑战。企业可重点布局:
1. 绑定下游头部企业:与宁德时代、特斯拉等合作开发定制化设备,某企业通过配套比亚迪,市场份额提升至18%。
2. 加码新型电池测试技术:投入固态电池、钠电池测试设备研发,某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年增50%,已推出钠电池专用测试设备。
3. 拓展服务生态:提供“设备+测试服务+数据分析”套餐,某厂商服务收入占比达30%,客户复购率提升至85%。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和顶级行业服务。我们拥有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等)、专家资源(包括在能源行业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行业专家)、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采访,可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