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全球数控扭转试验机市场稳步增长 2031年规模将接近94.91亿元

发布日期:2025-08-07

1253人看过

   

据涛越咨询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数控扭转试验机市场规模约70.86亿元。在制造业升级、材料研发需求增长及检测标准日益严格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市场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接近94.91亿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2%。数控扭转试验机作为材料性能测试的关键设备,能够精准控制扭矩、转速等参数,测量材料在扭转力作用下的屈服强度、剪切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航空航天材料研发、金属加工及科研院校等领域,其市场发展深受下游产业扩张、技术创新及法规政策的协同影响。  

 一、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一)制造业高端化转型带动需求  

汽车产业向新能源与轻量化转型,对高强度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严苛。某特斯拉汽车工厂为确保转向节等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采购多台高精度数控扭转试验机,年测试样品超5000件,以优化材料成型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召回风险,单台设备采购成本超300万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达60%,2024年国内汽车制造业数控扭转试验机采购量同比增长22%,市场规模达18.42亿元。  

(二)材料研发投入增加  

航空航天领域为提升飞行器性能,不断研发新型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某空客公司在新型发动机叶片材料研发中,使用数控扭转试验机模拟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扭转工况,测试材料疲劳寿命,研发周期缩短18%,新材料性能提升25%,带动航空航天材料研发领域设备采购需求年增15%。全球材料研发投入年增速达8.5%,某巴斯夫化学材料研发中心购置先进数控扭转试验机,用于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推动化工新材料领域市场规模达12.05亿元。  

(三)检测标准与法规趋严  

各国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加强,如欧盟汽车零部件安全标准EN13445要求关键部件材料的扭转性能测试精度达±0.5%,倒逼企业升级检测设备。某德国大众汽车因部分车型零部件扭转强度未达标,召回成本超1.5亿欧元,促使行业全面提升检测水平。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对压力管道、压力容器材料扭转性能检测流程细化,推动特种设备制造企业采购高精度数控扭转试验机,2024年特种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增长16%,达9.92亿元。  

 

 二、细分领域与区域市场动态  

 (一)产品类型与应用分布  

 按扭矩量程分类:  

   小量程(<1000N·m):占比约35%,适用于电子元器件、小型机械零件测试,某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的小量程设备精度达±0.1%FS,单价5012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24.80亿元。  

   中量程(1000  10000N·m):占比约45%,主导汽车、通用机械领域,某德国ZwickRoell公司的中量程设备市场占有率达30%,单价150300万元,2024年销售额达31.89亿元。  

   大量程(>10000N·m):占比约20%,用于大型工程机械、船舶制造,某日本岛津制作所的大量程设备可模拟极端工况,单价500万元以上,2024年销售额达14.17亿元。  

 应用领域分布:  

   汽车制造:占比32%,2031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0.37亿元。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底盘部件研发与检测需求旺盛,某比亚迪汽车的研发中心拥有20台数控扭转试验机。  

   航空航天:占比22%,2031年预计达20.88亿元。飞行器结构件、发动机材料测试要求高,某波音公司的材料实验室配备多台高端设备。  

   金属加工与机械制造:占比25%,2031年预计达23.73亿元。机械零件质量控制、金属材料性能优化推动需求,某三一重工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采购设备用于零部件检测。  

   科研院校:占比13%,2031年预计达12.34亿元。材料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对设备需求稳定,某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购置先进设备用于科研项目。  

   其他领域(特种设备、医疗器械):占比8%,2031年预计达7.59亿元。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医疗器械植入物材料测试带动市场增长,某迈瑞医疗的医疗器械研发部门使用设备测试材料扭转性能。  

(二)区域市场增长  

 北美市场:技术与需求高地,2024年占比30%,美国主导。汽车、航空航天产业发达,某英斯特朗(Instron)公司的数控扭转试验机在北美市场占有率达28%,市场规模达21.26亿元。  

 欧洲市场:成熟制造业驱动,2024年占比28%,德国、法国核心。高端制造业对材料性能把控严格,某德国申克(Schenck)公司的设备在欧洲工业领域渗透率达40%,市场规模达19.84亿元。  

 亚太市场:增速最快,2024年占比35%,中国、日本领先。中国制造业规模扩张与产业升级,某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的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8%,市场规模达24.80亿元;日本在材料研发与精密制造领域优势显著,市场规模达10.63亿元。  

 其他地区:占比7%,拉美、中东等地区制造业发展带动。某巴西制造业企业为提升产品质量,采购数控扭转试验机用于零部件检测,推动区域市场规模达4.96亿元。  

 

 三、行业竞争格局与核心企业分析  

 (一)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呈现“欧美老牌企业主导高端,亚太企业在中低端发力”态势。英斯特朗(Instron)、ZwickRoell等欧美企业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品牌声誉,在高端、高精度设备市场占据70%份额,产品溢价率超50%。中国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依托性价比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及国内占据45%份额,美特斯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38%。日本岛津制作所在材料测试设备领域技术全面,全球市场份额达12%。  

(二)核心企业发展动态  

1. 英斯特朗(Instron,美国)  

   全球数控扭转试验机龙头,高端市场占有率35%,其8800系列设备扭矩精度达±0.05%FS,为波音、空客等航空巨头提供材料测试解决方案,2024年为航空航天客户供应设备超50台,单台均价600万元。开发的智能测试软件,可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提高客户测试效率30%,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证。  

2. ZwickRoell(德国)  

   欧洲领先品牌,在汽车制造领域市场渗透率45%,其Z050型设备专为汽车零部件测试设计,具备高速加载与精准控制能力,2024年为大众、宝马等车企供应设备80台,收入超10亿元。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合作开发新型传感器技术,使设备对微小扭矩变化响应更灵敏,测量精度提升10%。  

3.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中国)  

   中国老牌试验机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18%,其CTT系列数控扭转试验机性价比突出,价格较进口产品低40%,已应用于国内众多汽车、机械制造企业,2024年国内销量达150台。与吉林大学合作成立材料测试技术研发中心,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推动产品性能提升,向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量年增50%。  

4. 岛津制作所(Shimadzu,日本)  

   材料测试设备技术标杆,在大量程设备领域全球市占率达38%,其AGXplus系列扭转试验机可模拟复杂工况,在船舶制造、大型工程机械材料测试中广泛应用,2024年为日本三菱重工、三井造船供应设备20台。开发的高刚性机架结构,使设备稳定性提升25%,减少环境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四、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一)技术创新方向  

 智能化与自动化:集成AI算法的设备可自动识别材料特性、优化测试方案,某原型机在汽车零部件测试中,测试时间缩短20%,数据准确性提升15%。自动化上下料系统使设备实现无人值守连续测试,某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配备数控扭转试验机,产能提高40%。  

 多物理场耦合测试:模拟温度、湿度、振动等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材料的扭转性能,某航空发动机材料在多物理场耦合测试中,发现传统单一测试未察觉的性能隐患,为材料改进提供关键依据,预计2026年相关设备实现商业化应用。  

 高精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研发纳米级精度扭矩传感器,配合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海量测试数据深度挖掘,某材料研发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新型材料潜在性能优势,加速研发进程。  

 (二)企业战略建议  

涛越咨询分析师指出,数控扭转试验机市场将在制造业升级与材料研发需求增长中稳步前行,但需关注核心传感器依赖进口(高端传感器进口率超70%)、国际认证难度大(CE、UL等认证周期长、成本高)等挑战。企业可重点布局:  

1. 核心技术攻关:突破高端传感器国产化技术,某中国团队研发的扭矩传感器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成本降低60%,已应用于自主研发设备。  

2. 新兴市场开拓:针对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制造业发展需求,推出定制化、高性价比设备,某企业在巴西设立本地化服务中心,市场份额两年内提升至15%。  

3. 服务化转型:提供“设备+测试服务+技术培训”一站式解决方案,某厂商为客户提供设备租赁与专业测试服务,客户粘性提升至90%,服务收入占比达30%。  

 
关于涛越咨询  

涛越咨询专注于定制研究、管理咨询、IPO咨询、产业链研究、数据库和顶级行业服务。我们拥有大型基础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行业协会数据库等)、专家资源(包括在能源行业拥有10年以上营销或研发经验的行业专家)、汽车、消费品、信息与通信消费技术等。  

 

 媒体联络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或采访,可联系:  

电话:192 3010 3670  

邮箱:market@tydatainfo.com、sale@tydatainfo.com、hr@tydatainfo.com